乱读书 | 人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用心拍照



小巧的不像摄影书=


很意外的读到了《人在北京》这本有些特别的小书。

封底的陈列建议提示我,这是一本“摄影”书。

印象中的“摄影书”动辄16开起跳,装帧精美,抱在怀里颇有份量。

与之相比,这本《人在北京》仅仅32开的过塑平装本确实特别。

=有故事的作者=

好奇心作祟,搜索了本书作者陈惜惜老师的一些背景故事。

旅居北京的新加坡纪录片制片人,曾任探索(Discovery)频道亚洲区监制,目前正在北京创业。

作为监制参与的节目获得过多项“亚洲电视大奖”和“台湾电视金钟奖”。

最有趣是陈惜惜曾经在2012年以全球“众包”的方式完成了关于某国际社交媒体(不知道直接写Twitter是不是敏感词)的独立纪录片“Twittamentary”。

从一些媒体采访中猜想这又是一位折服于“互联网精神”的传统媒体人。

看到网上有一个已失败的《黑白·北京·人》的众筹项目,想必就是本书的前生吧。

(插播完毕,我们回正题)

=一个多年疑惑=

第一遍翻完这本书,我的脑海中止不住再次冒出一个问题:

人人都在用手机拍照片的时代,什么才是好照片?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萦绕心头多年,可以从十多年前我拥有第一台可以拍照的Nokia6600手机算起。

作为一个在胶片时代的落幕中完成了摄影本科教育的人,我丝毫没有为银盐媒材唱挽歌的意思,

只是真诚而单纯的疑惑而已。

=疑惑的两个背景=

理论背景:自从人民群众却不太知道的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说出了人民群众都知道的金句“人人都是艺术家”之后,霎时间人人都可以对“艺术”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而所谓“艺术家”们却不敢再装“大以巴狼”了。

技术背景:随着数码相机、智能手机、运动相机的普及,现在早已成为“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了。相机在“全民单反潮”之后已经沦为文艺范儿家用电器和大叔、文青们的昂贵玩具。大学时我就曾经预言随着摄影器材的普及,人类早晚会引来“影像民主的时代”,而现在就是这个时代。

=读完本书的几点收获=

其实这本《人在北京》并不能完整的回答我提出的这个问题,

甚至这个问题很可能根本就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但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在北京》确实能给人们,包含所谓的“摄影人”们,一些散点式的启发。

之前我曾尝试着为某摄影网站写过一篇《摄影是一门装的艺术》,貌似因为太过调侃,无人采用。

但这却是我个人对摄影这件事迄今最认真的思考,于是忍不住在此套用。

>装什么

取景、构图、聚焦,术语众多,而直白说就是把什么装进画面。

摄影是一种立体转平面,无限到有限的过程,所以取舍尤为重要。

而要取舍首先要会观察,有理解。

作者影视从业者的身份,严格来说算不上所谓“专业摄影师”,但是长时间的“用视觉说社会”的相关历练,使得作者对于观察这件事有更深的理解。

“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和“决定性瞬间”都早已成为摄影发烧友的口头禅,真的身体力行却没那么容易。

于是这一本发端于作者本人“观察力训练”的作业集逐渐成为了一个关于时光、关于城市、关于人的观察记录。

《人在北京》的取景大多是作者从住处到工作室的一路上,按时髦归类宽泛些算是街拍或是人文。

作为一个对街拍或所谓“人文”抱有成见的人,最近却喜欢上了两个摄影者的街拍影集,《人在北京》正是其一。

>怎么装

在一个相机可以自动聚焦和滤镜可以N次曝光的时代,传统摄影技巧的训练除了学术研究之外逐渐没了价值,十年的技巧训练远及不上滤镜软件的一次更新。

《人在北京》全篇都是黑白图片,四角大多有晕影,正方构图,一些照片的颗粒感很强,乍一看仿佛是把高感光度胶片从哈苏或是禄来双反里倒出来的产物。虽然这些都是作者陈惜惜在三年时光,一千个日子里用她的iPhone拍摄的。

这种装法有道理,黑白滤去了更多的颜色,使观众更加聚焦在被摄体上,光影的流淌甚至灰尘的质感都更加容易被体会到。

当然,这也是我在草草翻完第一遍时有些腹诽的地方。

毕竟,黑白、晕影、鱼眼、加锐似乎已经成为所谓“人文摄影”的四大标志。不仔细研读,多少会有些“又一些”的不以为然。

当然,仔细看来作者的照片散发出一种当下难得的安然。无论是街头巷尾,胡同广场,画面中即使是奔跑、骑行,步履匆匆,都不自觉的透着一股静气。

至于这究竟是平静还是平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者本人的阅历和观片时的心境了。

照片在拍摄者发布之后,就不仅仅属于拍摄者,他者的观感、解读、演绎、甚至再创作都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没有唯一的答案。

>在哪儿装以及用什么装

也许这是我在最初读完这本书之后,最先认同的两点。

现如今摄影是门好生意,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在哪儿拍和用什么拍也是跑偏最多的地方。

先说在哪儿拍?

这一条其实本应该是由装什么而决定的。但是因为上文提到的“街拍”以及“人文”走红,所以满大街都是长枪短炮去“扫街”的摄影师,全国各地都有跟团旅游升级的摄友采风活动。于是旅行社组织、专业老乡表演、摄友说戏指导、烟饼落叶伺候,全方位服务、全流程管控。在这么一趟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说装就装的采风旅游回来,每一个花了钱的摄友都带回了一硬盘满满的“糖水片”和“强作愁”。

于是,《人在北京》中那些被无数人忽视的上下班沿途的风景也显得“熟悉到陌生”了。

再说用什么拍?

即使在相机成为家电和玩具的今天,仍然有一些经济实力雄厚,有具有轻微恋物倾向或是攀比欲的爷爷奶奶或是大叔大妈总在为各大厂商们无怨无悔的贡献着。作为曾经被摄影教育上过的我,也总在生活中被问起那些名目繁多,各有绰号的摄影器材。

其实,我也和作者一样,只是静静在用手机持续的拍着。

>我们也可以装吗?

我们可能像《人在北京》一样,拍出《人在上海》,《人在安阳》或是《人在墨脱》吗?

当然可能,也当然不可能。

可能是说谁都可以像作者一样完成一个个人拍摄项目,简单的说只需要三步。

第一步,选定主题,选一个感兴趣的,自认为有意义的,自信能持续的,却并不一定是流行的。

第二步,坚持填充,说创作太重,每天带上相机,或是掏出手机,勤奋的、持续的拍摄。

第三部,悉心修整。不要过度修饰,不要蒙混凑数,不要过分关注点赞和认同,至少不要过早关注。可以多写拍摄笔记,可以多看类似作品,可以多和不那么装的同道讨论。

而不可能说的是,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不用执着于模仿甚至是复刻,

人在哪不重要,重要的是用心拍照!

最后提示:

《人在北京》的确是本小书,如果你也有幸读到,先别急着Judge,

安静的读完,一定会有只属于你自己的独特体验。

评论
热度(1)